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一旦出现自然灾害,轻者让百姓的生产生活出现重大的损失,重者则会产生大量的人员伤亡,社会动乱。明朝的农学家徐光启曾经说过:"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帆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旱灾、水灾和蝗灾同为古代的三大自然灾害,蝗灾通常是和旱灾、水灾同时出现,并且蔓延性极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连布匹都不放过,是危害程度最高的自然灾害。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虫王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

清代是蝗灾频发的时期。根据《清实录》统计,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之后的268年之内 [1],共发生"蝗灾"137次,其中扩散范围大、灾情严重的的蝗灾有 42 次。清朝的蝗灾不仅仅发生的频次很高,而且在这200多年之中,多次出现波及三省以上的蝗灾。比如在康熙九年,江浙皖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蝗灾。在古代老百姓心中,蝗灾,还意味着饥荒的危机随时都潜伏在身边。在历史上,随同蝗灾会一同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比如在当年冬季出现的粮食短缺,物价上涨,饥荒,甚至于动乱等等。

因为蝗灾的危害性极大,极易诱发社会危机,所以清政府会积极动用各种手段应对蝗灾。

地方官员上报灾情

由于皇帝对于灾情的重视,灾情发生之时,地方必须及时向朝廷汇报灾情,以便中央了解灾情,紧急调度、部署救灾。清朝时期,逐渐建立起了总督、巡抚负责制。蝗灾灾情由地方官一级一级向上汇报,总督、巡抚,必须直接向皇帝上奏。如果灾情十分严重,这些官员们甚至于一天上奏几道奏折,皇帝自然会及时回复,毫不懈怠。对于灾情隐瞒不保或者虚报导致救灾迟缓的官员,朝廷必给予严重的惩罚。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曾经做出规定:州县卫所官员,遇蝗蝻生发,不亲身力行扑捕,借口邻境飞来,希图卸罪者,革职拿问。

在蝗灾发生之后,皇帝还会督促相关部门查看疫情,随时报告动态。因为朝廷对于灾情的严重关切。一旦出现了灾情,一定会积极上报。地方官员是最清楚民情的,只有他们的讯息才能给予朝廷最准确的情报。

捕杀蝗虫

灾情发生之后,清朝最直接的管控手段就是捕杀蝗虫,这也是地方官员最先执行起来的救灾措施。捕杀蝗虫由政府领头,并且发动民众一同捕捉蝗虫,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封建社会早期,因为受天命的思想,所以人们对于蝗灾的治理并不是特别积极,特别是捕杀蝗虫,百姓们认为这是触犯蝗神的做法。在西汉时期,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者们将自然灾害的流行归结于上天对于人们的惩罚。而蝗虫则是因为帝王为政不力,所以上天给予帝王的警示。帝王也会借助蝗灾的传闻,在每次蝗灾之后,发布"罪己诏",主动承认自己政策上的失职,实际上是想要借用这个契机发起革命。

皇帝都是这样迷信,百姓们面对漫天的蝗虫,能做的竟然只能是架起祭坛,焚香祷告,祭祀蝗神却不敢杀。这种现象一直到了唐朝之后才逐渐发生转变,在姚崇与卢怀慎、倪若水的激烈辩论之后,蝗虫不再是不可触犯的虫神,也不是上天派遣下来惩治帝王的神物,而是一种可以捕杀,可以控制的昆虫罢了。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这种思想发展到清朝之后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清朝的人们信奉上天主宰自然灾害的思想,他们认为自然灾害之所以会出现,还是跟皇权不稳、帝王不作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清朝出现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就是在捕杀蝗虫之前,事先对蝗神进行祭拜。

在尤侗《田夫祷》之中记载了当时七月蝗灾泛滥的情况之下,作者看到种田人正在祷告。他询问种田人:"何不杀之?"种田人说:"神怒,祸且不测!"于是作者就问种田人,如果提前向蝗神祷告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捕杀了。种田人说:"可。"虽然人们还是相信蝗神的力量,但是也已经开始积极和蝗灾抵抗,而不是消极等着蝗灾自己退去。乾隆帝曾经下旨明确指出——杀蝗虫之前那些繁琐的祷告和膜拜仪式毫无用处,只有节约时间赶紧捕捉蝗虫才是正事。

由此可见,到了清朝,朝廷对于捕杀蝗虫的重视程度为历代最高,也带动了百姓对蝗虫认知的改变。

挖掘蝗种,捕捉蝗蝻

从清朝蝗虫爆发的年份来看,灾情很多时候都是连续两年甚至三年爆发的。为了防微杜渐,预防灾害的发生,政府还会发动民众去挖掘蝗虫的幼虫和刚刚长出翅芽但是还没有长出翅膀的幼虫。因为朝廷对蝗灾的重视和警惕,也体现在朝廷的对与蝗灾的监测之上。总之,清朝廷不仅仅是在蝗灾爆发之时才想要治理蝗灾,其实在容易爆发蝗灾的区域,平时的预防工作和监测工作也是十分看中的。

清朝不同于前朝,在蝗虫爆发之时,地方官员会动用灾区群众一起合力救灾,所以在这个时期,地方官员组织、民众参与的大规模捕捉蝗虫、挖掘幼虫的行动非常突出的。

减免赋税,赈灾安抚灾民

蝗灾爆发之时,并非是饥荒最为严重之时。而在当年冬天,因为物价上涨、粮食减产,极易出现大面积的饥荒。饥荒之下流民外逃,是社会上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减免赋税、安抚灾民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清末光绪年间,新疆蝗灾严重,几乎年年有蝗灾。为了稳定人心,恢复生产,清政府对于灾区进行了相应的救灾活动。因为蝗灾对天山南北的破坏极大,所以清朝廷对于这里的救助一直不断,甚至在清灭之际,从宣统元年到宣统二年,还在陆陆续续给予救济。史料记载宣统元年三月——"蠲免新疆镇西、宁远、莎车、阜康、孚远等府厅县被蝗被雹被水地方粮草"。

为了能够鼓动百姓参与到救灾运动之中来,也为了安抚百姓,减少损失,清政府对于灾时救济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

因为统治者的重视,清朝政府在治理蝗灾之时,比前朝投入了较多的力量,也建立了成熟的奖惩体制,总的来说,在救治蝗灾方面的成效还是比较突出的。这种治理蝗虫的良好体制,在康乾盛世之中多有体现,但是因为乾隆朝以后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渐衰退,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日渐增多,在治理蝗灾之中甚至出现了欺瞒和行贿受贿的行为。

268年137场蝗灾,清朝帝王如何治理以保社会稳定?

清朝下派到灾区治理蝗虫的军队不顾百姓疾苦,当灾民多方索取,必须吃好喝好。清代诗人崔旭作诗云:捕蝗捕蝗,官隶齐忙,掘地纵火蝗飞扬。官要供给,隶要酒浆,官隶践蹋苗已僵。吁嗟乎! 蝗未死,苗已僵,捕蝗之蝗甚于蝗!

贪官猛于蝗虫也,正是由于这些官员们的存在,即便是前朝留下来的好制度,最终也无济于事。

注 [1]:清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鲁克亮——《清代广西蝗灾研究》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

李文海——《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

邱国珍——《三千年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文作者:木剑温不胜(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30057400267622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