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中国人说吃,从何说起?要说这个星系里最爱吃、最会吃的应该就是中国人了。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两千多年前,告子说:“食色性也”;两千年前,郦食其说:“民以食为天”;一千年前,宋朝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我们说:“衣食住用行”,除了穿衣就是吃饭。

中国人对于吃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

早晨一见面,互相打招呼就是:“你吃了吗?”

工作,我们叫饭碗;

能力差,我们叫饭桶;

占着职位不上班,我们叫吃空饷;

站着职位不干活,我们叫尸餐素位;

不工作只享受,我们叫吃老本;

依靠父母,我们叫啃老;

坐庄,我们叫大小通吃;

劳累,我们叫吃苦;

开除,我们叫炒鱿鱼;

嫉妒,叫吃醋;

占便宜,叫吃豆腐;

被起诉,叫吃官司;

被人欺负,叫吃亏;

被人怼,叫吃瘪;

没遇着人,叫吃闭门羹;

怀疑别人议论自己,叫吃话;

拿人好处,叫吃回扣;

理解透彻,叫吃透;

手头不富裕,叫吃紧;

受不了,叫吃不消;

人缘好,叫吃得开;

受欢迎,叫吃香;

两面派,叫吃里扒外;

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

被吓一跳,叫吃了一惊;

就连骂人都是让别人去吃屎……

学校周围、旅游景点,必不可少的是美食一条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非一群妖怪为了一口唐僧肉。

如果有入侵物种在中国泛滥了,那原因一定是它不好吃。

中国用英语怎么说?China,chi(吃)na(呐)。

麻辣、香辣、爆炒、油炸、油闷、酱爆、 葱爆、椒盐、清蒸、干煸、白灼、红烧、 水煮、冰镇、卤水、茄汁、鱼香、蒜香、 酒香、五香、十三香……

没有什么困难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吃能吃出个新王朝

《史记·殷本纪》记载: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帝喾(ku,黄帝之孙)的妃子简狄,吃了一颗鸟蛋,怀上了商契,自此有了商朝一族。

无独有偶,秦朝先祖也是吃鸟蛋而怀孕。《史记·秦本纪》说: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吃也能吃出一代霸业

说起吃苦,必少不了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

“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春秋吴越争霸,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做了三年奴隶。回国后,勾践每餐必食苦胆,以提醒自己莫忘亡国之恨。

十年磨一剑,勾践终于复仇成功,大败吴国,成就春秋最后一任霸主的绝唱。

对于食物,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不可与之较劲。

例如晋景公,和食物较劲,落得茅厕毙命。

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景公生病,找来巫医占卜。巫医说:“你吃不到今年的新粮食了。”景公大怒:“先把他关起来,等新粮食下来再杀了他。”

转眼,新粮收割,晋景公命人做好饭,叫来巫医:“新粮食就摆在我面前,你有何话说?砍了。”

巫医是死了,可晋景公还没动筷子,肚子发胀,不管饭菜就去厕所了。这一去再也没出来,景公掉进茅坑淹死了。

如果晋景公吃上一口,是不是就破了这魔咒了?

晋景公因为没有吃那一口新粮身消命陨,有人则因为一口肉汤而灭国。

《战国策·中山策》记载: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中山国君请大臣吃饭,羊肉羹做少了,大夫司马子期没有分到。司马子期认为受了大辱,去楚国游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国灭。

看这做饭多做一点多么重要。

同样是因为羊肉,春秋时宋国输掉了一场战争。

《左传·宣公二年》:

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人郑师,故败。”

郑宋大战,宋国大将华元做战前动员,杀羊炖肉犒劳士兵。结果一时忙乱,忘了他的马夫羊斟一份,羊斟记下了这个仇。第二天战场上,羊斟对坐在旁边的华元说:“昨天分羊肉你说了算,今天驾车我说了算。”于是羊斟赶着马车带着华元就冲向了敌阵。宋国大败,此后数年不振。

这次,郑国因为宋国一顿饭得到实惠,大胜而归。但仅仅两年后,郑国也经历了同样遭遇,相比于宋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

话说子宋和子家觐见郑灵公。在朝堂上,子公的食指跳动了几下,于是对子家说:“今天有好美食,以前我食指一动就会有美食。”

果不其然,郑灵公炖了一只乌龟。子公子家相视一笑。郑灵公奇怪,问明了原因。郑灵公说:“美食是有,但是你能不能吃上还得看我。”

大家分食乌龟汤的时候,郑灵公故意不给子公。子公很生气,走到炖汤的鼎面前,用手指沾了点汤说:“今天就是沾沾,我也得尝一下。”

郑灵公大怒:鼎是王权的象征,你染指于鼎有何用意?郑灵公心里想着杀了子公。

子公知道惹怒了郑灵公,肯定混不下去了,于是与子家合谋,先下手为强,杀了郑灵公。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食指大动”和“染指于鼎”的出处。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一顿饭,既可以试探出大臣是否衷心,也可以看出大将是否还有能力带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被弃用的廉颇,面对赵王派来的使者,为了表现自己老当益壮,吃下了一斗米十斤肉。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能吃就能干。可惜,廉颇不知道的是这个使者被自己对头郭开收买了。

使者回去见赵王复命说到:“廉颇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很能吃,就是吃完上厕所比较多。”

廉颇终不为所用。

千年之后,一生誓死北伐的南宋名臣辛弃疾晚年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隔千年的心灵碰撞,相隔千年的英雄相惜,相隔千年的灵魂交流,尚能饭?否!


老矣廉颇尚能饭,然不能为国效力,樊哙一次狼吞虎咽威慑了霸王项羽,拯救了刘邦之命,终开创大汉王朝。

鸿门宴,历史上最重要、最著名的一次饭局,直接决定了至今两千多年的中国格局。

项羽发兵向刘邦问罪,刘邦至鸿门向项羽请罪。宴上,项羽大将项庄以剑舞助兴,实则伺机刺杀刘邦。项伯刻意阻拦,项庄没有成功。

刘邦大将樊哙听闻,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羽惊动,赐予卮酒生彘(猪大腿),想要试探樊哙胆量。樊哙立饮卮酒,生食生彘,质问项羽为何言而无信。项羽不置可否,刘邦终得解脱。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之后,汉楚争霸,刘邦于垓下斩杀项羽,夺得天下,创立大汉之伟业。

几十年之后,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也曾如此试探周亚夫是否恭顺。

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独置大胾(未切的整块肉),无切肉,又不置櫡(筷子)。周亚夫心中不平,向侍从要筷子。

汉景帝说:“我请你吃肉你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免冠而谢,趁着汉景帝起身就走了。

汉景帝目送着周亚夫说:“这样的人肯定不能辅佐年幼太子了。”

周亚夫最终蒙冤入狱。当年的整肉没有吃,狱中的牢饭周亚夫也未曾入口,绝食而死。


相比于曾经的定鼎之臣因为一顿饭而被下狱,宋朝的精兵悍将结局则好得多。

赵匡胤武将出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帝以后,面对从唐朝中后期就开始的藩镇作乱,赵匡胤食不甘味、夜不能寝。终于,赵普为赵匡胤谋划一策。

某日下朝,赵匡胤留下一众武将共享御膳。席间赵匡胤大倒苦水,担心众将手下也有人黄袍加身。众将吃着御膳,喝着御酒,可心里却不是滋味,他们听出了赵匡胤的弦外之音。

第二天早朝,所有武将皆称病请辞。赵匡胤一一照准,并大加赏赐良田珍宝。

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一杯酒解决了唐末数十年的军阀威胁,可也消磨了中国人的尚武之风,此后三百年间,军事疲敝,华夏再无开疆扩土之军。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有人杯酒释兵权,也有人设宴笼人心。

清朝,异族统治,为了笼络天下人心,提倡孝德治天下,康熙、乾隆先后四次举办千叟宴。

四次千叟宴,不论民族、不论官民、不论贫富,年龄满足即可参加,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

千叟宴这场浩大饭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既然是国宴,又是朝廷强盛之时,千叟宴上,满汉全席、各族珍馐美馔必不可少,琼浆玉液无限供应,这也无可厚非,有钱了谁还不能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但是,如果国家凋敝,内忧外患的话,仍然如此铺张浪费,那就不是一句恬不知耻能形容的了,那就是犯罪,比如慈禧。

也许是受乾隆的好大喜功和铺张浪费的影响,在国家千疮百孔、大厦将倾的情况下,慈禧仍然大讲排场,尤其吃饭,更是不得马虎。我们从慈禧的吃饭家伙什就可见一斑。

慈禧吃饭的筷子是象牙镶金的,另配有试毒的银筷子,勺子是金银的,碗碟等多为金镶玉器或进贡瓷器;冬天吃饭要用金银的暖锅、暖碗,夏天使用水晶、玛瑙等碗盘。这些东西,普通人别说见了,可能听都没听过。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慈禧的御用炊事班规模及其庞大,每顿正餐近百道菜,什么“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各种应季水果……

这些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据统计,光慈禧吃饭的费用一年就是几十万两银子。终于在清廷的胡吃海塞之下,国防颓废,也怪不得挨别人打了。


以上都是一些著名饭局,也有一些人吃饭显得那么悲壮,例如苏武,例如耿恭。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结果被匈奴扣押。匈奴王为使苏武屈服,讲他扔在地窖里面,不给饮食。恰逢天降大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凭借吞毡饮雪,苏武几天未死。匈奴王以为神人,让苏武去北海放公羊,要求公羊下羊即可回归汉朝。

苏武这一去就是十九年。后来在汉朝的交涉下,苏武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爱国不屈的精神财富。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耿恭,东汉名将。公元75年5月,耿恭数百人被匈奴数万人围困于西域疏勒城(今喀什)。

《后汉书》记载,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便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城中缺水,官兵焦渴困乏,挤榨马粪汁来饮用。在如此艰难情况下,汉军只剩下二十六人。

匈奴围困日久,自己也兵困马乏,于是派使者劝降。

耿恭引诱使者登城,亲手将他杀死,在城头用火炙烤北匈奴使者尸体,众将将其分而食之。

第二年,朝廷派军营救,归途之中,二十六人又去世一半,到达玉门关的只有耿恭十三人。

耿恭可以说是吃了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餐。后来岳飞在《满江红》中赞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就是大汉军魂!

通过吃饭看中国历史发展——那些历史著名的饭局轶事

本文作者:别酒怯流年(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83178952580797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