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李青山最后一个梁山好汉,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把梁山好汉的传奇由神话变成了现实。

李青山,本名李连堂或是良才,是山东寿张李养渔人,那是一个离梁山不到二十里的小村子。据李家的后代讲,这个家族的祖籍是山西,即传说中“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很多史料上说李青山是寿张集人,是因为他从少年时代便在寿张集生活,之后又在寿张集揭竿而起。

李青山出生在明神宗万历朝后期,度过了平静且平凡的前半生。和当时大多数农村青少年一样,李青山早早的就去学手艺,空闲时间就练习拳脚、听评书,之后成了一名屠户。李青山有个亲兄弟李明山,也是个性格狂野,力大无穷的好汉,这兄弟二人都喜欢结交社会人的各种人物——而且,这种强悍、豪放的人物,在一个已经西西里化的社会,在那些底层的青少年中,从来都是很有权威的。就这样,李家兄弟成了当地的“社会大哥”,并开始赞下自己的“资本”。在李家兄弟起义之后,朝廷总结了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起家的:

素为郡大侠,兄弟皆具臂力,敢斗。居常窝盗,凡河北、魏博、邢洛与淄青间,驰骑数十成群,掠道路行旅,夺县官饷无忌。事发,相率匿青山兄弟所。青山复遣其党,赂上下胥吏辈,故沉其案,日久渐搁。前党复出掠他所,千里外攫客物,数馈贻不休,家日益富,而肆恶日益剧,四方亡命徒争投纳门下” 。

也就是说此时李青山在起事之前就已经成为了呼天保义及时雨那样的“教父”,而且积累了大量人脉和财富。

到了大明崇祯年间,隆万更化以来的改革红利已经吃完,大明朝三百年的天下终于走上了风雨飘摇的不归之路。吏治腐败、高层内讧、民变四起、外夷造反,整个北方都沦为了战场。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明毅宗虽力图振作,但终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朝到底还是难逃“气数已尽”的宿命。到了崇祯十四年( 1641AD) ,山东、河南又爆发大旱灾与蝗灾。随后瘟疫横行,夕日丰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变成了饿殍满地人间地狱。于是高唐、兖州、沂州等地民众纷纷组织义军起事,这些起事的义军中就有李青山这一号。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八百里水泊梁山遗址。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粗糙而喜感的旅游景点,冲淡了“官逼民反”这四个字的沉重。

李青山起事的原因据说是寿张集一各姓戚的粮商囤积居奇,得罪的当地百姓,于是李青山兄弟二人就替乡亲们出头抢了粮仓,并打死了戚家的账房先生。犯下人命官司的兄弟俩从此便带着平日结交的弟兄们一起上梁山造反。

山东济宁、东平一代本是传说中梁山好汉的聚义之地,所以《水浒传》及相关曲艺也自然地更被当地百姓所家喻户晓,尤其是其中“官逼民反”的思想在乱世之中对民间的辐射力度上也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官方的说教。所以选择啸聚梁山,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好办法。而且,在地理上,大明崇祯时的梁山泊虽早已没有了几百年前八百里烟波浩渺,但“ 梁山素多水,灌莽颇深,与漕渠密迩”,所以李青山等人“ 盖其初恃水为窟穴,无水犹倚山为巢” 仍旧不失为一个好的据点,梁山靠近大运河“东南粮艘至,例候闸,闸层次栉比,不数里即衔尾。维河干,又候蓄水盈渠始放舟,粮艘日集梁山侧” ,更是一个交通便利、“油水”很足的地方,很快,李青山的新梁山迅速发展,成了一只拥有近万人马的叛军。于是李青山自称大元帅,并拜兽医艾双双、东平州穷儒王邻臣为军师、以李明山为黑虎庙元帅、余城印为临湖集元帅、陈维新为戴家庙元帅,攻掠附近州县外,抢夺漕粮,并“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向往来船只收取货物税收,俨然是一个小国诸侯。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油画《李青山劫漕粮》

不过,李青山的梦想和宋江一样,“反官府,不反天子”,只是希望引起朝廷注意,从而走上“正途”。所以李青山一伙就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截断大明朝的经济命脉——大运河,从而迫使朝廷对其进行招安的计划。

“机会”很快到来。

崇祯十四年( 1641) 夏,晚明巨奸周延儒再次入阁拜相,沿运河行至山东济宁时,“ 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 。也就是说李青山借此机会拜见了周延儒,并得到了“招安”的许诺。《河渠纪闻》记载:

青山以计诳周延儒,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售其欺言于朝,授以职” 。

至于关李青山在受招安后给安排了一个什么职务,相关史料中没有记载,唯一记录是崇祯十四年(1641AD) ,李青山在兖州同知(正五品)李芳蕴的指挥下义务劳动,疏浚运河河道,“ 皆愿自效,人给一畚锸,奋力齐作数日,河通” 。可见李青山在招安之后也不过就是个连“皇城使”都不如的角色。

失望至极的李青山于是再次起事,企图以“两赢童贯”的方法向朝廷施压,借此提高再次招安时讨价还价的筹码——不要笑话李青山,当时大明朝流寇四起,吧朝廷打的手足无措之后再体面招安的反王贼帅不计其数。所以,此后的六个月,李青山四处出击,一时间威震齐鲁。面对李青山”志在踞山左,以窥伺南北尔”的野心,朝廷下决心以猛政镇压到底。面对着朝廷大兵,李青山麾下那支组织涣散、武器落后、团结意识不强的新梁山军很快就被打的落花流水。至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只剩下数十骑的新梁山军在费县东南的箕山被全歼,李青山等人被俘。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李青山被诱降了。

不过,李青山毕竟是好汉。押往京师之后,这位新“呼天保义及时雨”被献俘阙下。据《后鉴录》载——

上(明毅宗)率太子及永、定二王御承天门受之,绑而出,贼怒日:’将以我为官,而绑我耶! ’及至市,青山奋臂撼所绑橛代,橛丰弋拔,邻臣(李青山的军师)亦诟骂负约,至死乃绝” 。

而《稗说》等记载——

‘’献俘之时,李青山等伏阙恸哭曰:‘臣等率众来归,欲为国报效,不意为奸相诱执,今天下用兵,陛下再示招抚,信哉?’上不听。贼中一伪帅,长髯大躯,面顾青山大笑日:’痴儿子,拥精兵数千,不攻杀以示威天下⋯⋯惜哉,一腔血徒泼法场耳。’怒目眦尽裂,两膊缚立断,众卒复加械,犹恨恨不已,青山兄弟以渠魁论磔,余以下骈斩”

李青山的新梁山虽然灭亡了,但其影响却在继续发酵——一方面,李青山在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给山东百姓本已经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明诗综》记载:

“ 崇祯戊寅⋯⋯李青山作乱,杀人盈野,岁饥民剥树皮食之,枣一升值钱五百,兖东西四百里寂无人”。

由此可见,战乱对百姓造成的的危害是多么巨大。新梁山之乱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使大明朝在山东的地方武装疲于奔命,以至于日后完全不能有效地抵抗清军的入侵。崇祯十五年( 1642) 冬, 清军入寇,越畿甸而南掠山东,疲惫的齐鲁之兵根本不是关外虎狼铁骑的对手,再混乱而无秩序的抵抗之后齐鲁大地又惨遭清军的血洗。所以当后人回忆这段历史时,又不由得惋惜李青山等人的灭亡,认为:

青山辈诚勇,使当时羁縻,官收为用,未必不贤于刘左,而终以疑见杀,卒使贼中执为口实”。

大概就在李青山一干好汉们灭亡之后不到两年,周延儒就被明毅宗赐死,结束了自己反复无常的一生;而明毅宗也在数月之后,面对着如潮水般涌入京师的李闯乱军,无奈的走向了煤山······

历经了三百年风雨的大明朝,灭亡了。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李青山的后代在祭祀这位“最后的梁山好汉”。

最后的梁山好汉——他以高昂的代价将神话活成了现实

梁山青山书院中的李青山纪念碑。

本文作者:陳大舍(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41986719868570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