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软骨头也有硬脾气||春啊那个秋

软骨头也有硬脾气||春啊那个秋

对于子驷来说,郑僖公是个非常不省心的孩子。不如直接杀掉了换个人省心。

1

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定,做墙头草,这是郑国的策略,不能说郑国人没有骨气。当轮番被两个蛮横不讲理的强者臭揍,郑国又没有足够的还手之力,最好的方式是谁堵到门口了,就向谁服软。

硬拼吗?听起来是蛮有骨气的,拼一个试试看?

子驷非常懂这个道理。郑成公也很明白。尽管在他将死的时候,特别嘱咐子驷,郑国千万不要背叛楚国,因为楚国有大恩于郑国。但是呢?并不意味着郑国就要做楚国坚定的附属国。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两国不合不直接动手,都是拿郑国撒气。坚持站在哪一边阵营里,都是被打。郑成公到死也没忘提醒子驷,不要背叛楚国。同时,要考虑郑国的客观情况,继续执行“墙头草”策略。

然后,郑成公就撒手把郑国的事务托付给了子驷,一起托付给他的还有蛮有骨气的郑僖公。

2

子驷算是郑国既有外交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也算严格执行郑成公对他的临终托付。子驷执行着这个近乎矛盾的托付,还算完成的不错。

但是,郑僖公这孩子不省心啊。年轻人容易冲动,他也许觉得郑国人应该硬气一些。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更容易用对与错去判断。对于子驷这种老油条来说,利弊才是标准。

因此,两个人的分歧就产生在这里了。在郑僖公当政期间,楚国又对郑国动手了。这是打给晋国看的。因为郑僖公和晋国眉来眼去了。这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郑国只需要服下软,和楚国签个盟约,也就完事了。

反正子驷是这么打算的。他一直都这么干的。甚至在和晋国的盟约中就玩过文字游戏,表示会屈服于强国。这更像是打了晋国一记耳光,讽刺晋国已经不够强大。这让晋国很不高兴。不过,这也是实话,子驷这事上表现得其实很有骨气。也因此,有人觉得子驷在国际交往中,对大国无礼。

3

郑僖公可能觉得,子驷和支持子驷的那个阵营的老家伙都是软蛋。楚国又打上门了,老家伙们又要做投降派。这让年轻气盛的郑僖公怎么忍得下去?郑国也不能一直这样顺风倒吧?

郑僖公可能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做个窝囊的国君,毕竟,郑国也曾经辉煌过,想撸谁就撸谁。谁不想呢?于是,他坚定地认为,应该打到门口的楚国人干一仗。至于当年楚国为郑国出的力,那是楚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事实,历史的包袱他不打算背。

这就是根本路线的分歧了。听谁的呢?郑僖公是国君,子驷是实力派。

4

关于这件事的辩论结果是没有结果。老派实力的代表子驷觉得按既有外交政策,楚国来了就降楚,等晋国有反应再说。

少壮派郑僖公的是要坚决抗战的,不打算做过投降的国君。不过,他还算冷静,意气用事是没用的。就实力而言,郑国哪会是楚国的对手?所以,他打算向晋国寻求支持,请晋国出兵增援。

事情就是这样,当你实力不行的时候,无论怎么操作,都避免不了做个投降派。郑僖公的选择是,往晋国的阵营靠一靠,和楚国人干一仗。

这样搞的话,郑国以后哪里还有什么后路可以退?年轻人真是不让人省心。

5

让子驷闹心的事在后面。在谁都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作为国君的郑僖公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办。第一领导人就这么拍了板,要向晋国请求支援。

不过,很遗憾,没人执行。看看实力派的实力吧。也可以说,子驷一方才是真正的多数派。居然一个愿意到晋国求救的人都没有。

那就自己来吧。下属不干,郑僖公怒了,决定自己亲自干,领导没有点领导的脾气,以后怎么干。

郑僖公亲自出马,前往晋国借兵。这脸算是彻底撕开了。走到半道,子驷的人就赶上了,一不做二不休,就在驿馆里把郑僖公给杀掉了。据说是下了毒。这是实力派的脾气。郑僖公也许觉得,这些开头闭口谈投降的老家伙,真的是一帮软骨头。

对于子驷来说,保护郑国的周全比顺从一个任性的国君要重要得多。

本文作者:那么点儿历史观(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77439311115110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