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让刽子手不敢正视,洪承畴羞愧难当,16岁少年如何完成生命绝唱?

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少年曾如一道光焰,瞬间明亮,又瞬间熄灭,他就是生于明末清初的夏完淳,他的生命,被永远停留在了十六岁,但十六年的短暂人生,已经足可令其彪柄史册。

夏完淳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他的父亲夏允彝为江南名士,善文辞,重节义,曾是晚明文学领袖张溥主导的“复社”的重要成员,同时,他又是松江“几社”的主要发起人,在这里,他和杜麟征、陈子龙等人诗文酬和,互相以文章道德激励。正是受到父亲“以学救时,以学卫教”的影响,夏完淳从小便崇尚名节,矢志忠义。他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夏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最早,夏完淳曾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十二岁起,又师从陈子龙,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思想也日趋成熟,史载,夏完淳“年十二岁,秀目竖眉,举止一如老成人”,与客人同席,更是“执掌谈烽火及九边情形,娓娓可听。”而这种深深的忧患意识早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已朦胧地出现,他在《石山永丰寺》中写道,“赫赫炎炎,旱魃为殃,上帝不平,司失厥尝,赤壁既旱,皮币既之,饥谨将 榛,元元用伤”,先是埋怨天公不雨干旱,人民“饥馑”;接着又祈求上苍降雨,盼望五谷丰登。很难想像,这样深沉的忧民之作竟会出自一位八岁少年之手,当他的另一位老师周茂源用“吾里神童夏氏儿,七岁赋诗称绝奇”来评价他,他更应该称奇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种子,已经早早种在了这位江南神童的心中。

让刽子手不敢正视,洪承畴羞愧难当,16岁少年如何完成生命绝唱?

如果沿着这样的一条轨迹平稳行进,夏完淳一定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高产的诗人,然而,离乱的时势,却将他锻造成了一位义薄云天的少年英雄。夏完淳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末清初之际,异族入侵,国逢离乱,弘光元年,清兵下江南,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也就在此时,年仅十四岁的夏完淳毅然束发从军,追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然而,这支匆匆集结的武装力量很快被势如破竹的清军击溃,宁死不屈的夏允彝投水自殉。惨烈的兵败,父亲的殉国,不仅没让夏完淳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反清复明的决心,他追随老师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不久,太湖义军被围剿,夏完淳先是避在嘉善岳父家中,后返回松江意图再举之时,不幸被清军抓获,押往南京受审。

让刽子手不敢正视,洪承畴羞愧难当,16岁少年如何完成生命绝唱?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这首慷慨悲壮的《别云间》,是夏完淳在被清廷逮捕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行将永别自己的家乡,充溢于夏完淳心头的,不是戚戚艾艾的离愁别绪,而是视死如归的壮士豪情。“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一词,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代指囚徒,而“三年羁旅客”,则是夏完淳化用了自己崇拜的英雄文天祥的“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的句子,从束发从军到兵败被俘,夏完淳的反清复明斗争也几近三年。彼时,这位戴着枷锁的少年虽已是“南冠”之人,但他对自己的“三年羁旅”生涯决无悔憾,相反,却以“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凛然气概与自己的故乡作别,江水呜咽,白云悠悠,时年十六岁的夏完淳投给故乡的,是一个义无返顾的绝决背影。

让刽子手不敢正视,洪承畴羞愧难当,16岁少年如何完成生命绝唱?

押至南京后,亲自审讯他的是明朝降将洪承畴,他对夏完淳劝降道:“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可夏完淳却傲然不跪,装作不知审讯他的人便是洪承畴,朗声说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审讯他的人便是洪承畴时,这个少年囚徒已是声色俱厉:“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没有想到,自己英雄一世 ,却会因最后的变节投敌成为了夏完淳这个“黄毛小儿”讥讽的对象,恼羞成怒之际,决定将其开刀问斩。九月十九日,夏完淳以“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的罪名被斩首于南京西市,据说临刑之时,他立而不跪,气不改色,相反倒是刽子手不敢正视这个少年英雄,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将其断之而绝。

让刽子手不敢正视,洪承畴羞愧难当,16岁少年如何完成生命绝唱?

一道血光,就这样殷红了历史的黄昏,十六岁便走完人生历程的夏完淳在他的身后,仅留一女,儿子刚刚出生便夭折了,而他的妻子最后也出家为尼,与青灯黄卷为伴。这个笔意纵横的江南才子,也许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断嗣之殇,但他与其父的墓前却始终香火不绝,这是历史给予少年英雄的永恒祭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唐诗宋词有风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65731934072065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