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_931730资讯信息网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司马懿与曹操后人之间的种种恩怨,很多人从《三国演义》中都有所了解。司马懿父子通过极致的权谋手段,从曹操后人手中夺到大权,因此而背上了谋权篡位的骂名,甚至连司马懿的亲弟弟都不愿支持兄长的这种做法,这个人就是司马孚。后来司马孚虽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安平王,却至死都以魏国大臣定位自己。司马孚虽然始终都对曹魏表现自己的忠心,却也曾在高平陵事变中帮司马懿夺权。这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忠于曹魏政权,另一方面却又帮助司马懿谋取曹魏大权。那么,司马孚为何不愿背叛曹魏呢?

家世背景: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司马孚在家中排行老三,是一个性格温和且谦逊的人,很有才识,与其另外七位兄弟被称为“司马八达”。据说,他自幼就喜欢读书,正是这种对知识的向往和积累,才使他成长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为他在曹魏作官奠定了基础。说起来,司马孚与曹魏政权的缘分确实不浅,他跟着自己的哥哥到魏国寻求仕途上的出路,后来作了曹植身边的官员,专门辅助曹植。曹植虽说有才,却不懂得收敛,所以司马孚就常劝他低调一些。可曹植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甚至还训斥过他,后来曹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也曾向司马孚道了歉。可见当时司马孚在曹植府上,还是有些分量的。

帮兄长政变: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司马孚也曾辅助过太子曹丕,在这期间他的官职得到多次提升。司马孚的军事才能虽然不如司马懿,但也不是无能之辈,他曾在备战蜀国的问题上,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所以对魏国来说他也是一个有功之臣。司马孚和哥哥司马懿很受曹家器重,很多权力都被他们把控,这也是司马懿后来能夺权的根基所在。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外出之机,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打算夺取曹爽手中的大权。当时,司马孚正同侄子司马师屯兵于司马门,控制了京师的局势,为政变成功做出了贡献。因此,事成之后,司马懿论功行赏,以曹魏皇帝名义加封司马孚为长社县侯,后来又晋封为司空、太尉等职。

向曹魏皇帝表忠心: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司马懿拿到全部的大权后,司马孚便开始逐渐隐退,不太愿意再为司马懿出力。虽说他参与了高平陵政变是不争的事实,但他对曹魏政权也一直保持着忠心。甘露五年(260年),曹髦对司马昭专权越来越不满,开始谋划武力对付司马昭的行动,他带领宫中的一些人准备袭击司马昭。可惜,他哪里是司马昭的对手,他带领的队伍刚到宫门外就被司马昭的人包围了,曹髦也被乱军杀死。当时,情况很惨,堂堂曹魏皇帝被杀死,竟无人敢靠前为其收尸。司马孚听说皇帝被杀后,急忙感到宫门口,他抱着曹髦的尸首放声大哭,口中还嚷嚷着“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后来,在司马孚做工作的情况下,曹髦才没有按庶民之礼安葬,而改为王礼安葬。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后,司马孚曾为曹奂送行,并流着泪对曹奂说:“臣至死,亦魏之臣”。司马孚除了在高平陵事变中曾帮助司马懿夺权外,基本没再参与过司马氏几次废立曹魏皇帝的行动。到司马炎当上晋武帝后,虽多次封赏司马孚,并授予至高的荣宠,但司马孚却并未乐于接受,而是以“忧色之面”待之。司马炎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叔祖也不敢做过多要求。

为自己盖棺定论:


司马懿最长寿的弟弟司马孚,帮司马懿夺权,却为何不愿背叛曹魏?

事实上司马孚这种表现与其早年接受的思想风潮有关,魏晋时期流行“不叛旧主的情况下,不服务于新主”的思潮。想来他应该是深深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所以才一直坚持对曹魏政权的忠心。司马孚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优势,就是特别长寿,直到泰始八年(272年),才去世,享年93岁。他一生经历7位皇帝,历经“汉到魏再到晋”三朝的轮替,可谓“多事高寿”之人。他在临终前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定论,他说:“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由这句遗言,可见司马孚一生信奉的是折衷不偏激的思想,这可能才是他始终以魏臣自居的原因吧?虽然也有人认为司马孚所谓的忠心,只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美名,不但管怎么说,他的做法也是难得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本文作者:市井讲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714017450301901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